小說創作
必須堅持以現實主義為中心
(中國小說學會第14屆(揚州)年會講習班論文)
柯群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文學藝術界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正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盛開春滿園。
進入新時代以來,文學創作,尤其是長篇小說創作,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走進了時代與現實的深處。小說創作的主題呈現出多元化,表現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
曾經小說創作的主題,主要集中在愛情、家庭、友情等方面,而現在的主題已經擴展到了社會現實、人性探討、科技發展等方面。這種多元化的趨勢,反映了當代社會的多元化和復雜化...
進入新時代以來,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方向,用小說的表現形式,向世界講述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故事,謳歌這個昂揚奮進的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時代,正在被作廣大作家特別是小說家,尤其是90后,00后年輕的作家,小說家們,確定為文學創作的初心與使命。
去年8月,中國作協啟動的“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就是堅持以現實主義為創作方向的具體行動。
現實主義長篇小說《莫道君行早》,是作家歐陽黔森在以報告文學顯示當代作家深入生活,扎根**,記錄新時代中國治理智慧的時代史詩書寫之后,繼續在“精準扶貧”題材領域,以融合了非虛構文體特征的虛構小說的創新文體樣式,對于武陵山腹地的精準扶貧的歷史現場作著書寫與記錄,不僅實現著作家所作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的寫作旨歸,書寫與記錄著武陵山腹地山鄉巨變當中鄉民的心靈史,而且對于在“精準扶貧”這一題材領域如何作出新的敘事創新與文體創新,進行了深度探索。
精準扶貧工作,是顯示新時代中國治理智慧的偉大創舉。
國家戰略,反映到文學創作領域,則是作家在以實際行動踐行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戰略思想。精準扶貧題材的寫作,多是作家深入生活、實地采訪的成果,往往是作家在鄉村切身居住一段時間體驗生活之后的作品,采取的多是作為鄉村外來者身份的外來者視點的敘述與寫作。
獲得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的5部作品,有3部是反映新時代社會生活的。
楊志軍的《雪山大地》,追尋父母與共和國幾代建設者的艱辛足跡,書寫高海拔的時代巨變與牧人的精神天路。
喬葉的《寶水》是一部反映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長篇小說,更是一部復魅中國鄉村活力、重建中國鄉村精神的新時代鄉村文化小說。
劉亮程的《本巴》講述的草原部落的傳奇事跡,本巴世代相傳的英雄贊歌。
文學創作,尤其是小說創作,反映現實生活,表現時代巨變。這是一代代的文學家,作家接力傳承的創作宗旨。一個有出息的作家必須參與到時代變革中,站在時代的前沿,書寫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小說是講故事的,新時代的小說創作,就是用小說這一文學表現形式,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正如評論家張燕玲所說:近年來長篇小說的創作,總體上反映出作家表現時代與現實關系的能力有所提升。反映出文學回到了人的世界,注重挖掘人性深處明亮和黑暗的一面?!薄艾F實不等于文學的現實感,現實感意味著作家生命的寬度。
中國文學走了這多年,到現在才發現,現實主義文學越來越有生命力。為此,社會各界不斷呼吁,文學創作,尤其是小說創作必須回歸社會現實,只要創作源于我們民族的歷史和日新月異變化著的現實,就一定會有發展和進步的空間。
那么,現實主義的文學小說的創作,如何才能保持長久的持之以恒的旺盛生命力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就給文學家創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緊跟時代步伐,從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把藝術創造向著億萬**的偉大奮斗敞開,向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敞開,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之呼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展現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寫中國**奮斗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氣象?!?
這就要求,文學家作家要堅持以**為中心的創作方向,要深入生活,扎根**。
具體來說,文學家,作家們藝術地提煉時代精神要從**和生活中獲取創作素材,正確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激發創意靈感、豐富文化內涵、表達思想情感,使文藝創作向著有內涵的哲思境界聚焦,以中華文化底色、鮮明中國精神來渲染文藝經典,立體化全景式地呈現新時代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與**大眾的精神意志。
我自己的創作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
為了踐行深入生活,扎根**的創作理念,2000年,根據中國作家協會的安排,我隨濟南市城管局去單縣鄉鎮掛職,擔任保潔公司駐鎮經理,同鄉鎮干部群眾一起,參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城鄉環衛一體化,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一號工程,投身于波瀾壯闊的美麗鄉村建設。
三年的時間里,我邊工作邊寫作,把作家的筆觸投向農村環衛工這一特殊群體,親身感受到他們艱難的生存環境,艱辛的工作環境。創作出了有道德,有筋骨,有溫度,帶有泥土芳香的報告文學作品《一抹橙黃》,這部作品榮獲第三屆中國報告文學征文大賽提名獎。
之后,繼續深耕這一題材,經過冷靜思考,創作出致敬農村環衛工人的長篇力作《如果云知道》。小說出版后,在各級政府和全國城鄉百萬環衛工人中引起強烈反響。我掛職的山東菏澤及周邊省市的政府環衛部門都不同程度的給鄉鎮環衛工人增加了工資。工作過的鄉鎮,書記,鎮長至今還與我保持著聯系。
一個作家通過自己的作品,給書中人物的原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群體,爭取到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心里挺自豪的。
對我來說,這種自豪比拿了個什么文學獎要重要的多。更讓我銘記終生的,是親身參與了那場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攻堅戰,參與了中國農村由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歷史巨變。
所以,我們的文學藝術,尤其是長篇小說的創作,只有現實主義的書寫,才能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加以描寫,藝術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和**,折射時代的歷史變遷。在這樣的創作思想指導下,作家們寫出來的小說作品,才有文學的生命力,才不被時代遺忘,才使得讀者愛不釋手。
所以,優秀小說的創作方向,必須堅持以**為中心,以現實主義為中心;必須深入生活,扎根**,將目光投向祖國的山川大地,在火熱的生活中汲取營養、積累經驗,以充沛的感情、細膩的筆觸、優美的旋律、動人的形象,展現時代變遷、反映多彩生活;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書寫生生不息的**史詩,創作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文學力量。